龙岩市创新推进林票、碳票、水票、地票、房票“五票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旨在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释放动能。具体情况如下:林票改革:国有企事业单位、村集体及其成员或其他投资人以林地相关权益折价入股或出资参与林业经营,林业经营单位按份额制发林票作为股权收益凭证。通过完善制发监管机制、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提升森林质量、加强金融支持等措施,推动林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解决林业难融资等问题,实现资源增值。2024年力争制发林票总金额达1000万元,山场经营面积达2000亩;2025年力争制发林票总金额达3000万元,山场经营面积达5000亩。碳票改革:碳票是福建碳中和林项目碳汇量分配给林权收益人的凭证。通过制定管理制度,畅通碳汇消纳渠道,探索“碳票+金融保险”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碳汇贷”产品,保险机构开发碳汇价格保险产品,推动林业碳汇与多领域融合,实现碳汇价值转化。2024年在各县(市、区)开展碳中和林项目开发,力争在漳平、武平实现交易和发行;2025年完善发行机制,拓展应用场景。水票改革:水票是取用水户闲置水量使用权的凭证,当年有效。通过摸清闲置水资源量,建立基础信息库,制定管理办法,依托交易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规范交易流程,让水资源迈向水资产,活跃水票交易市场。2024年力争发放水票3000万立方米,2025年力争发放约1亿立方米。地票改革:包括宅基地地票和承包地地票。宅基地地票是村集体对农户闲置宅基地核实后出具的权益凭证,农户可凭票以地换房或换钱。通过开展现状调查、设置地票、确定补偿方式等,形成闲置宅基地规范管理和盘活利用机制。承包地地票是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托管、入股经营主体后,村集体出具的权益凭证,可用于交易、质押贷款。通过探索经营形式和交易模式,构建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2024年开展改革试点,2025年基本形成相关机制和体系。房票改革:村民将闲置住宅使用权转化为收益凭证,可通过出租、入股等打造文旅康养等业态。2024年开展改革,初步形成有效形式和经营模式;2025年力争对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和试点村等覆盖面达到一半以上。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共发行股金型林票12批次,合作山场面积4643亩,认购金额1492万元;发放碳票14张,备案签发碳汇量7.5万吨;发放水票69张,总水量2.23亿立方米;发放承包地地票1124户,面积1540.19亩;发放房票56户,面积11715.31平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