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2025年1至5月,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同步实施以工代赈项目623个,完成投资17.9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1.3万人,发放报酬1.2亿元。这一进展为农村公路安全水平提升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工程进展与政策背景今年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是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部明确全年计划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万公里,前五个月已完成目标任务的30%。这一工程旨在通过安装波形梁护栏、标志标线、示警桩等设施,重点整治急弯陡坡、临水临崖、事故多发等路段,提升农村公路本质安全水平。从政策层面看,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发布的《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提出“消除存量、不添增量、动态排查”原则,要求优先治理通行客运班线和学生车辆集中的农村公路隐患。202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压实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安全等责任,保障资金投入,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资金保障与实施模式工程资金以中央财政支持和地方财政配套为主。中央通过车辆购置税等渠道安排资金,地方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例如,重庆市将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市级补助标准提升至17万元/公里(重点帮扶县18万元/公里),并对按时完成任务的区县给予5万元/公里的奖补。贵州省2023年农村公路安防工程每公里补助标准为9万元,且不超过建安费的60%。在实施模式上,多地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集中管理方式。如福建省泉州市创新“工程包”模式,通过PPP、EPC等方式融资推进工程建设;湖南省桂阳县采用政府采购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并引入监理单位全程监督质量。 区域实践与典型案例全国多地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工程实施:重庆綦江:对11.189公里农村公路实施拓宽改造和安防工程,设置防护墙、钢护栏等设施,将金钗村到綦江的车程缩短一半,交通事故率显著下降。湖北汉阴:投入53.4万元对4.6公里农村公路进行安防改造,建设浆砌挡墙520立方米,安装波形梁护栏1610米,增设标志和反光镜,彻底消除临水临崖路段隐患。贵州晴隆:2025年第一批安防工程计划处治里程41.927公里,投资789.7万元,重点整治县乡道和重要村道安全隐患。 质量管控与验收机制工程质量管控贯穿设计、施工、验收全流程。设计阶段要求符合《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四严格”标准(严格供货渠道、入场抽检、过程监管、完工验收)。验收环节由县级政府组织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并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质量评估。例如,绥江县2023-2025年安防工程通过竞争性磋商采购评估服务,对258条隐患道路进行专业评估。 成效与社会影响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农村交通安全状况。孝昌县季店乡通过60公里安防工程建设,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35%,2025年实现亡人事故“零发生”。同时,工程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如长沙县安黄线改造后促进了物流、花卉产业和红色旅游,吸引10余家企业落户周边村庄。未来,随着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