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并不是穿得越多就越暖和。
衣物保暖原理
静止空气隔热
衣物保暖的关键在于锁住空气。空气是一种良好的热绝缘体,当衣物纤维间能够留存大量静止的空气时,这些空气层可以阻止身体热量向外散发,从而起到保暖作用。
例如,羽绒之所以保暖性强,就是因为其蓬松的结构可以包含大量静止空气。每一根绒丝都从绒核向四面八方伸展,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饱含空气的空间结构。
身体热量散发
人体通过皮肤不断向外界散发着热量,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热量的散发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希望通过衣物来减少这些热量的散失。
穿得过多的弊端
影响血液循环
如果穿得过多、过紧,衣服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四肢末端和身体躯干部位。这种压力会阻碍血液循环,使得血液不能顺畅地将热量带到身体各个部位。
例如,过紧的袜子、紧身的保暖裤等可能会勒住腿部,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双脚可能会因为供血不足而感觉寒冷。
增加汗水蒸发散热
穿太多的衣服容易使身体出汗,一旦出汗,汗水会浸湿内衣等贴身衣物。当水分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的热量,这反而会让人感觉更冷。
比如在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爬山时,如果一开始就穿得过多,运动过程中出汗后,即使在寒冷的户外环境中,也会因为汗水蒸发而有寒冷刺骨的感觉。
正确的冬季穿衣原则
多层穿搭
采用多层穿搭的方式比穿一件很厚的衣服更保暖。多层衣物之间可以形成更多的空气层,增加隔热效果。
一般可以先穿一层薄的、贴身的排汗内衣,它能够将身体产生的汗水迅速排到外层衣物,保持皮肤干爽;中间层可以穿毛衣、抓绒衣等保暖性较好的衣物,用来储存空气;外层穿防风、防水的外套,如风衣或者冲锋衣,阻挡外界冷空气的侵入和防止内层衣物被打湿。
重点保暖部位防护
人体有些部位热量散失更快,如头部、颈部、脚部等,需要重点保暖。头部血管丰富,散热快,戴一顶合适的帽子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散失;颈部围上围巾可以保护颈部血管;脚部穿上厚袜子和保暖的鞋子,防止双脚受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