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披露信息及行业数据显示,险资另类投资结构正发生变化,债权投资计划持续收缩。2025年上半年,债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及数量分别为2121.59亿元和137只,同比分别下降24.50%和23.03%。其收益率也逐步走低,已降至2%-3%的水平。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债权计划新增业务量已连续第四年减少。2021年,债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达到高峰,为9600多亿元,之后登记规模持续萎缩。债权投资计划收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优质资产供给减少:当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债权投资计划过往主要投向的房地产、基建、城投等领域,优质资产供给减少。融资成本缺乏优势:债权投资计划的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高,而当前银行融资成本不断下降,融资主体更倾向于向银行贷款,对债权投资计划的需求相对减少。监管要求提高:监管部门提高了对债权投资计划的合规性要求,保险资管公司需要向融资主体重新确认、核查资金用途,这使得部分保险资管公司为防控风险主动收缩业务。在债权投资计划收缩的同时,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迅速增长,成为险资应对“资产荒”和获取更高收益率的新方向。2025年上半年,保险资管机构登记私募基金3只,同比增加1只,规模为250.04亿元,同比增长524.94%;登记股权投资计划11只,同比增加6只,规模为267.87亿元,同比增长188.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