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8日,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揭幕。以下是关于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的相关介绍: 重要成果之唐代龙首修复龙首出土情况:2024年,在雄安新区古州城遗址一座唐代高等级寺院遗址的砖瓦坑中发掘出土了两件唐代陶质龙首。目前,唐代的陶质龙首存世量极少,考古发掘出土的更是稀少,仅有黑龙江、山东、河南等地有零星出土,且不完整,而此次雄安古州城遗址发掘出土的两件龙首保存相对较完整,十分罕见。修复技术与过程:发掘出土后,两件龙首被送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考古方舱。工作人员采用多视角三维成像、遗存提取、超声波清洗、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三维激光扫描等多项技术,历时半年多时间成功完成修复。龙首修复意义:完成修复的两件龙首雄浑有力、勇猛威严,为中国古代龙形象增添了新类别,为研究唐代龙首建筑构件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龙文化形象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进一步实证了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脉传承。 遗址勘探发掘成果经过8年勘探发掘,雄安古州城遗址目前已清晰呈现出双重城址结构,初步确定“内城”为汉唐鄚县城,“外城”或为唐代鄚州城。 其他出土文物在2024年深秋对该遗址外城东南部一处考古现场的发掘中,除了出土两件龙首外,还有大量残损的唐代砖瓦、莲花瓦当等,一并还出土了开元通宝钱币等。 龙首制作工艺研究- 通过对龙首的研究发现,其是使用较纯的高硅黏土,添加秸秆等有机羼和料及碎陶块制作而成。- 制作时先塑龙首上颌和鼻子,以此为支撑再塑眼睛及额头部位,经686℃左右高温烧制成型。该制作流程表明,唐代工匠在制陶、彩绘工艺、雕塑技艺等方面均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