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货留赠品,网购薅羊毛获刑”是指一些人利用网购平台的退货政策漏洞,通过退主货留赠品的方式非法获利,因涉及诈骗等犯罪行为而被判处刑罚。以下是相关案例介绍:孙某案:2022年1月,某快递公司快递员孙某在网购时发现,某平台商家出售电子产品时主货品和赠品会分两个包裹配送,申请拒收主货品后,平台仅核查主货品拒收情况即全额退款,未要求退回赠品。于是,孙某借用他人账号和银行卡,在自己配送站点范围内虚构收货地址,于2022年至2024年多次假意下单,拒收主货品后签收赠品800余件,并转售牟利。经认定,涉案赠品市场价值达38万余元。丰台法院审理认为,孙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鉴于其具有自首情节,自愿认罪认罚且已全额退赔,法院依法对其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小雅案:“00后”的小雅某次退货时少退了部分商品,却收到了全额退款,于是她利用“收货后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通过故意只退空包或者赠品等方式,非法牟利骗取平台退款,并将未退商品销赃获利。她还通过注销旧账号注册新账号的方式逃避监管。5个月内,小雅共计骗取平台退款13万余元。上海青浦法院审理认为,小雅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因其有自首、认罪认罚、赔偿损失等情节,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八千元,同时没收作案工具手机一部。法官提醒,商家附随赠品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消费者拒收订单或退货意味着赠送条件未实现,无故占有赠品没有法律依据。若多次恶意下单、虚构交易假象,非法占有赠品达到一定数额,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