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风》是台湾地区极具代表性的闽南语歌谣,创作于1933年,由李临秋作词,邓雨贤作曲,原唱者为纯纯(本名刘清香)。这首歌以其悠扬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拉近了两岸同胞心与心的距离,成为连接两岸文化与情感的重要纽带。具体如下:旋律优美,引发情感共鸣:《望春风》采用传统五声音阶结合而成的特殊旋律,具有台湾闽南语特殊的高平调、高下调、低短调等八音特色,被外国音乐家视为台湾歌曲的最佳典范。其旋律如涓涓细流般轻柔,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大陆,都能让听众感受到那份细腻的情怀,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歌词真挚,承载文化内涵:歌词灵感源自《西厢记》,描绘了妙龄少女对爱情的热切期盼,如“十七八岁未出嫁,想到少年家”等词句,将少女怀春的心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美好情感的表达,符合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观念,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传唱广泛,促进文化交流:从邓丽君、凤飞飞到陶喆、齐秦等,众多歌手都翻唱过《望春风》,表现形式从独唱、合唱到电音演奏、蓝调、说唱等多样。2022年福建新春欢喜夜,姜育恒演唱的器乐歌咏《望春风》,通过朗诵、演唱、交响乐等形式,搭配福建平潭猴研岛的自然山水,把两岸一脉相承的情感纽带更具象化地展现出来。此外,在第三届“手牵手 乐一夏”厦台青少年音乐研学交流音乐会上,《望春风》也被演奏,成为推动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内涵丰富,传递思乡之情:随着时间推移,《望春风》的内涵不断扩展。在海外的台湾留学生常合唱此曲以解思乡之情,它不再仅仅是表达爱情的歌曲,更承载了思乡之情和对两岸统一的期盼等情感,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寄托,让两岸同胞在歌声中感受到彼此的牵挂与思念,拉近了心灵距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