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科学》和《细胞》杂志分别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与河北地质大学季强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证实哈尔滨古人类是丹尼索瓦人。以下是研究的具体情况:研究对象: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现的一块近乎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距今至少14.6万年。此前的形态学研究显示,该头骨的下颌骨与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具有显著相似性,暗示其可能属于丹尼索瓦人。研究方法: 古蛋白分析:科研人员建立了自动分析古蛋白的全新方法体系,从头骨中获取了迄今质量最高、信息最丰富的古人类蛋白质数据。通过分析蛋白质上的关键特征,确认哈尔滨古人类属于人类大家族,并且其蛋白质特征与已知的西伯利亚丹尼索瓦人高度匹配,系统分析也显示两者基因关系非常近。 古DNA分析:由于从头骨本身提取古DNA存在难题,科研人员将目光投向头骨上附着的微量牙结石(仅0.3毫克和0.5毫克)。他们专门从这些微小样本中识别、筛选出具有古老损伤特征的超短DNA片段,最终成功从0.3毫克牙结石中提取到了丹尼索瓦人特有的线粒体DNA。分析表明,哈尔滨古人类基因属于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穴的一个早期谱系。研究结论:这两项互为印证的成果,首次将一块近乎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与丹尼索瓦人分子证据直接联系起来,并首次关联了丹尼索瓦人较完整的头骨形态,确认哈尔滨古人类是丹尼索瓦人,且线粒体属于已知早期丹尼索瓦人支系。这一发现表明,早在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就已经广泛分布于从西伯利亚到中国东北的广大区域中,为探讨丹尼索瓦人群的时空分布以及东亚的古人类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
|
|